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还需要文字记者吗?|亚运会|大运会|大运村|乒超联赛|东京奥运会_网易订阅
作者:贺劭清 单鹏(中新社四川分社记者)
编辑:杨昊泽
责编:魏园
8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倒计时30天。 这是中国第三次举办亚运会。
在传媒行业加速变革的当下,通常比赛结束后几分钟快讯、消息稿就已经上网。而混采、新闻发布会结束三四个小时左右,采访实录甚至通稿也会上传到赛会info系统。观看直播,还能听到现场观赛没有的专业讲解。
那么文字记者为什么还要去现场?在现场,文字记者又能发挥哪些作用?
让我们一起听听刚刚圆满完成成都大运会报道工作的记者的经验体会。
作用一:捕捉电视转播没有的信息
文字记者在现场的意义之一,是捕捉到一些电视转播没有的信息,用细节带给读者“现场感”。
除了赛场拼搏风采,选手比赛前后的细节同样是报道重点。
成都大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东京奥运会冠军、日本运动员桥本大辉失误掉下鞍马受伤。看台观众用掌声鼓励桥本大辉,赛场内和桥本大辉一同被视为巴黎奥运会全能“双子星”的中国队张博恒也来到桥本大辉身边关心安慰。
(8月4日下午进行的成都大运会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受伤。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第二天张博恒在网络社交平台晒出与桥本大辉的合影,并表示:“虽然过程充满意外和不完美,但我相信遇到的所有不完美都是为了下次的完美。”这些现场的细节以及赛场内外的故事被记者写入消息与综述稿中,让稿件更立体、丰富。
此外,比赛的背景音乐同样值得关注。如赢得中国台北代表团首金的孙家闳在比赛时选择了《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成都大运会羽毛球混合团体赛决赛、成都大运会女篮半决赛、成都大运会乒乓球男团决赛三场“海峡德比”结束后,现场都响起了《相亲相爱一家人》音乐。
作用二:捕捉赛场外的精彩时刻
相比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大运会在竞技之外更强调全球青年的团结友谊、交流互鉴。从制定报道计划开始,我们就将大运村作为成都大运会报道的重中之重。从大运村开村入住到送走最后一批“村民”,每天都会派记者前往大运村进行探访。
《成都大运村的“慢生活”与“快节奏”》《大运“村晚”好戏连台 运动员“难忘今宵”》等鲜活稿件均来自大运村。除了关注大运村每晚举行的文艺汇演、中国文化体验活动,记者还围绕运动员在大运村交换徽章、品尝美食、购买“蓉宝”等进行了报道。
记者在大运村常遇到一些计划外的事件发生,而这些突发情况可能也是新闻的一部分。
如中新社记者在探访大运村夜市时被“社牛”运动员抢走话筒。“社牛”运动员抢走话筒后,对着话筒疯狂表白中国,并表示愿意做导游带记者逛大运村。这一场景被旁边的文字记者用手机拍下后,提交中新社大运会前后方沟通平台,在后方编辑老师配合下迅速发稿,最终微博话题阅读超过5000万,并登上微博热搜前三。
在大运村外特色街道以及赛事举办地的热门景区探访,可能也会有意外收获。《外国代表团成员“寻味”成都 感受舌尖上的“天府之国”》 选题便来自结束比赛的运动员,在大运村外的川式烧烤店吃着烤肉唱着歌,感受成都独特的烟火气;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人民公园成为参赛代表团成员的热门打卡点,我们不少稿件也源于此。
作用三:深挖运动员的特色细节
7月28日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列支敦士登游泳运动员托斯坎一个人扛着国旗走在运动场上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
列支敦士登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位运动员为何只身一人来到中国?他对中国有怎样的了解?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希望了解这位“孤勇者”背后的故事以及他来成都参加大运会的感受与体会,完成了《列支敦士登唯一运动员的大运奇妙之旅》一稿。
由于游泳运动员在赛后混采区的停留时间非常有限,加上采访位置相对靠后,现场采访难度较大。鉴于此,我们计划在大运村媒体工作间对托斯坎进行专访。经过两次现场“堵截”,他终于同意了专访诉求。专访中,托斯坎分享了他的家庭、成长经历、参加比赛的意义、在成都的所见所闻以及未来的人生打算等。
在采访前,我们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在网络上查询了托斯坎已有的报道,组织问题时尽量避免受访者此前已回答过的问题。
如果采访只停留在大运会和他在成都的见闻,那么采访会略显单薄,所以我们也关注了托斯坎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和他所代表的国家。
在被问到“为什么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时,他表示列支敦士登是一个小国,人口不多且游泳基础设施不够发达,游泳“苗子”只有去瑞士求学、训练才能延续游泳生涯。完成采访后,我们仍关注了次日托斯坎的最后一场比赛,并将这场比赛的情况作为稿件开头,以增强时效性。
对于人物报道,我们认为,要在众多运动员之中寻找有特点、有报道价值的人物,例如《“翻滚男孩”李智凯大运赛场完美落地》一稿,讲述东京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鞍马亚军、青春励志电影“翻滚吧”系列主角李智凯参加成都大运会的故事;《美国太极姑娘“闯”大运:冀影响更多人爱上中国武术》一稿的主角是美籍华裔运动员、斯坦福大学物理专业的19岁学生刘岳青。
此外,扎实的采访是人物报道的重要基础。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现场采访运动员的难度较大,采访时长和采访深度也较为有限,这意味着仅通过一两次短暂的采访,是较难完成一篇人物通讯的。
成都大运会期间开展人物报道时,记者通常会提前确定选题方向和采访提纲,并将采访提纲拆解成若干个问题,伺机在混采区以及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通过多次提问获得运动员相对完整的回答。
例如《覃海洋回应“世界蛙王”称号:赛场无常胜将军》一稿,就结合了记者在混采区以及新闻发布会上的多次采访内容。记者在完成《从凉山习武少年到大运冠军 马衣姑:体育改变了我的一生》一稿时,也使用了“少量多次”的办法。此外,也可以采访运动员的教练、竞争对手、队友等,从侧面了解该运动员的故事。
细节描写可以为人物报道锦上添花。记者在现场可以关注运动员动作、语言、环境等细节,并重点将那些最能体现人物个性、行为特点的细节加入报道之中。
Ps:
以下是成都大运会人物报道中的部分细节描写。
下场后,李智凯与教练林育信紧紧相拥。“这个拥抱是互相肯定的一个拥抱,没有教练就没有我。”李智凯说,他已经完成了自己最大的梦想——在大运会不要留下遗憾。
——《“翻滚男孩”李智凯大运赛场完美落地》
从大屏幕上看到成绩的托斯坎有点失落。赛后,他仍然绅士地与其他运动员击掌、合影。面对等在混合采访区的媒体,他也没有拒绝。托斯坎说,成都大运会是他参加过的规模最大的赛事,参赛即胜利。
——《列支敦士登唯一运动员的大运奇妙之旅》
当天下午的决赛中,叶颍欣和队友们一亮相,就收获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独具成都特色的“香港雄起”助威声响彻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
——《香港跆拳道选手叶颍欣:参赛很开心 将去街头品美食》
参考文章
[1]《“翻滚男孩”李智凯大运赛场完美落地》中国新闻网 贺劭清
[2]《列支敦士登唯一运动员的大运奇妙之旅》中国新闻网 单鹏 杨予頔
[3]《香港跆拳道选手叶颍欣:参赛很开心 将去街头品美食》中国新闻网 王鹏
[4]《外国代表团成员“寻味”成都 感受舌尖上的“天府之国”》中国新闻网 王鹏
“网络厕所”只是匿名吐槽?
蹭流量、博眼球、恶意炒作......如何守好直播底线?